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有些人因信用记录或资质不符等问题,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于是转而使用亲属朋友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操作。这一行为导致借款人身份出现名义与实际之分,那么一旦发生纠纷,究竟谁该承担还款责任?

案例简述

【肥“法”课堂】借名贷款风险解析:还款责任归属探究

李某与王某为好友。由于王某有多笔逾期贷款未还,无法再次申请贷款,急需资金周转向李某求助。王某遂借用李某的身份证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保证会负责偿还。李某轻信王某的承诺,一同前往银行办理了贷款手续,之后并未过多关注此事。贷款到期后,王某并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开始向李某催收本金及利息。

案例分析

疑问一:这笔贷款应由谁负责偿还?通常情况下,名义借款人李某需承担还款责任。李某与出借银行形成了借贷法律关系。如果李某能证明银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明知实际借款人是王某,那么还款责任应由王某承担;如果李某无法提供这样的证据,依据合同相对原则,还款责任则落在李某身上。

疑问二:李某与王某之间形成了何种法律关系?李某能否依据民间借贷起诉王某?李某作为名义借款人与王某作为实际借款人之间构成的是委托代理关系,而非民间借贷关系。(民间借贷成立的条件包括:双方有借贷合意,通常体现为借款协议;出借人完成借款手续,并向借款人实际支付了借款。)如果李某在银行催收时偿还了本息,履行了还款责任,之后他可以向王某追偿。

法律规定

相关法条: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取资金,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若出借人与名义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而名义借款人未向出借人透露实际借款人的身份,则根据合同相对原则,还款责任由名义借款人单独承担。名义借款人偿还责任后,有权向实际借款人追偿。法官提醒:“借名贷款”蕴含巨大风险,需慎重对待。名义借款人在出借名义时应仔细考量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避免轻易让他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借款,以免背负不必要的法律责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