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提费用科目停用时间及其影响
预提费用科目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变革,预提费用科目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将从预提费用科目的定义、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停用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预提费用科目何时停用。
一、预提费用科目的定义与作用
预提费用科目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预提费用科目主要包括:预提租金、预提利息、预提折旧等。预提费用科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费用科目能够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收益与费用配比原则,合理计算当期损益。
2. 保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预提费用科目能够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将要支付的费用,使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完整。
3. 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预提费用科目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避免因费用支付不及时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预提费用科目存在的问题
尽管预提费用科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预提费用科目也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
1. 预提费用科目可能导致企业利润虚增。由于预提费用科目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将尚未支付的费用计入当期成本,可能导致企业利润虚增。
2. 预提费用科目容易产生操纵利润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调整预提费用的提取金额,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3. 预提费用科目不利于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预提费用科目使得财务报表中的费用项目增多,降低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三、预提费用科目停用时间
针对预提费用科目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稿,对预提费用科目进行了调整。根据修订稿,预提费用科目将在以下时间停用:
1. 自2014年7月1日起,企业不再使用预提费用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2. 企业应当在2014年12月31日前,对已提取的预提费用进行清理,确认为负债或费用。
3. 自2015年1月1日起,企业不再使用预提费用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四、总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