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十亿贷款纠纷和解艰难,不良贷款激增罚单连连引发回款疑虑
尽管与美盈森实控人王海鹏的借款纷争露出解决端倪,浙商银行却依然面临重重挑战。除了内控问题导致的罚单连连,业绩增速减缓、资产质量起伏以及高层管理团队的不稳定,都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
浙商银行(601916)与包装行业巨头美盈森的实际控制人王海鹏之间10亿元的借款纠纷迎来转机。
10月13日晚,美盈森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实控人王海鹏与浙商银行就金融业务合同纠纷达成和解,涉及本金及利息等总额超过10亿元。根据和解协议,王海鹏将支付7.35亿元作为欠款本金,按约定偿还银行。本金偿清后,浙商银行将部分解冻王海鹏所持有的美盈森股票。
浙商银行在连续遭遇风险事件后,正采取措施力求挽回损失。此次和解被视为浙商银行通过法律手段追回不良贷款的关键步骤。按照约定的还款计划,7.35亿元债权将分三次收回,2024年10月底回收3.53亿元,12月底回收3亿元,2025年5月底前回收8229万元。双方还约定在2026年底前分三批偿还全部利息。由于还款周期较长,全额回收款项仍存在不确定。
浙商银行的困境引人深思,银行贷款的本质在于在风险中寻益,而风险可能导致本金全损,而收益却仅为微小的息差。浙商银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息差仅为1.82%,这微薄的息差还需覆盖员工薪酬和公司运营成本。
风险控制能力是衡量银行优劣的关键指标,浙商银行在这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过去,浙商银行在多家大型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中遭受损失,包括新光控股、银亿股份、康美药业、神雾集团、北大方正等。
以新光控股为例,该公司近年来深陷债务危机,导致多笔债务违约,浙商银行作为债权人之一,受到严重影响。浙商银行申报的债权总额达到23.21亿元,包括贷款、股票质押和持有的债券。作为债权人,浙商银行参与了新光控股的债权人会议,并成为债委会成员。
浙商银行资产质量波动较大,今年上半年逾期贷款激增至39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13亿元。2024年半年报还显示,浙商银行上半年向资管公司转让不良贷款高达123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4亿元,这使得其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43%。若考虑这部分转让的不良贷款,其上半年不良率可能超过2%。
除了风险事件,浙商银行近年来的业绩增长也明显放缓。
数据显示,近两年浙商银行收入增速从2024年至2024年的10%以上降至约5%。2024年至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4.2%、12.1%、4.3%和6.2%。今年上半年,利息和手续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浙商银行拨备前利润几乎无增长,直到2024年上半年才有所回升。
浙商银行内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几个月几乎每月都有罚单。2024年10月,浙商银行重庆巴南支行因信贷管理不力被罚款25万元;9月,济宁分行因企业分类不准确被罚款30万元;同年8月,合肥分行因贷款业务调查不充分被罚款35万元。2020年至2024年,浙商银行累计被罚金额超过1.6亿元,其中2020年因31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01亿元。
核心管理层的变动也加剧了外界对浙商银行的担忧。原行长张荣森今年8月突然辞职,此前一周他还被任命为新一届行长,并在辞职前一周多时间内公开参与银行活动。张荣森辞职原因仅以“个人原因”对外公布,未提供更多细节。
张荣森的职位由去年才被任命为董事长的陆建强暂时接替。陆建强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银行业经验不足,且已接近退休年龄。因此,陆建强的临时接任只能暂时缓解市场担忧,银行仍需通过内部晋升或外部招聘填补行长职位。
综上所述,尽管与美盈森实控人的借款纠纷有所缓解,但浙商银行仍面临诸多挑战,内控问题、业绩放缓、资产质量波动以及高层管理团队的不稳定,都将持续影响其发展步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